首页

女王妻子绿奴丈夫视频

时间:2025-05-25 19:08:01 作者:导演徐峥:非遗影视化的核心是讲好“人”的故事 浏览量:88594

  位于云南省红河州的哈尼梯田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,层叠而上的梯田分布在海拔700米至1800米的山坡之上,凝聚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古老智慧,被称为人类农耕文明的“活化石”。

  系列报道《文化中国行》走进哈尼梯田,感受千年梯田的生动传承。

  清晨,伴随着太阳跃出山峦之间,秋日的第一缕暖阳泼洒在哈尼梯田之上。每年的这个时节已经进入丰收季尾声,不少梯田已经完成收割,整齐的稻秆折射出灿烂的朝霞,是梯田景观的最佳观赏期,吸引了大批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。

  云南游客 解林颖:太美了,真的没想到有那么漂亮,那么震撼。

  广东游客 陈岚:整个景观超出我的预期,来到这里感觉很美、很仙气。

  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总面积超过100万亩,是全国首个同时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与世界文化遗产的“双遗产”地。梯田核心遗产区坐落于元阳县,总面积约为7万亩,包含了三个乡镇,82个村寨,约6.4万人正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。 哈尼梯田是当地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民族人民,在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下依山就势,通过长期农业劳作创造出的自然文化景观,在上千年的耕作历史中,形成了“森林在上、村寨居中、梯田在下,水流穿梭其中”农业生态系统,一个活态的世界文化遗产。

  世界遗产红河哈尼梯田管理保护领导小组成员 朱文珍:我们还在田里养着鱼,还养着鸭子,“稻鱼鸭”成了我们哈尼梯田遗产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产业。我们的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这片宝贵的遗产我们要代代相传,这是我们边疆各民族守护好自己的精神家园的一个重要体现。

  在农业生态景观的基础上,当地代代相传的民族文化也构成了独特的世界文化遗产风貌。老乡们仍然能住在哈尼族传统的蘑菇房民居,保持着梯田耕作的传统生活方式,通过参与乡村旅游在家门口获得收益。

  元阳县文联主席 马继春:这几年来,来元阳梯田游玩的游客越来越多。为了让游客增加体验感,我们结合了传统的哈尼梯田文化元素,做了很多大胆的努力和创新。比如说做了很多文创,比如包包、乐器和服饰之类的,他们的满意感特别强,我觉得这也是我们守护哈尼梯田的另外一种形式。

  哈尼梯田的乡村旅游越发火热,不少年轻人也乘着梯田观光的东风回到家乡,做起了新一代的梯田守望者。从经营民宿、餐饮,到设计哈尼族特色时装,返乡创业的年轻人正在用新的方式传承着千年梯田。

  2023年,哈尼梯田旅游总人数突破了423万人次,旅游收入超过了38亿元,相较2022年增长了18%。因地制宜的乡村产业维护着世界遗产的历史真实性、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,梯田的保护与利用在“活态传承”中达到了平衡,历经千年的哈尼梯田也愈发鲜活,充满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。

  (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田云华 伊圣楠 张如尧) 【编辑:梁异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跟着总书记看中国|渔民村响起悠扬粤韵

特鲁多与阿塔尔就保护生物多样性、应对气候变化、绿色经济转型、能源安全和关键矿产开发、加强法语文化建设、经贸及科研创新合作等议题进行了讨论。

广西侗乡:腊味飘香添富路

章轲介绍,一直以来,国家医保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的决策部署,大力推广三明医改取得的制度性成果,将敢为人先、开拓创新、因地制宜的精神落实到医保工作的各个环节。医保局的成立本身就是三明医改经验的落实。因为以前并没有一个独立的医保局,正是三明医改探索出了一个比较成功的经验,党中央才决定在全国各级设立专门的医疗保障局。在工作中,国家医保局大力推进以下各项改革:

(杭州亚运会)城市志愿者观察:与亚运同呼吸、同感受

报告显示,2024年三季度,北京甲级写字楼市场“以价换量”成效显著。从去年三季度净吸纳量开始回正后,市场已连续五个季度实现去化,累计去化总量接近40万平方米。

李强抵达河内开始对越南进行正式访问

十余年来,长春中医药大学累计承担人参科学研究项目325项,科研经费总额达1.66亿元。其中,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3项,省部级项目113项。近三年来,学校发表的人参研究领域中文论文数量位居国内第一、SCI论文数量位居国际第一。获得人参专利31项,其中发明专利15项。(完)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